贸易战、货币战已经来到,你准备好了吗?
北京时间7月11号凌晨,美国商务部发布消息拟对从中国进口的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10%的特别关税并公布了清单,这个清单上的商品是否最终被征收特别关税结果最快将于8月31号公布,美国总统特朗普还扬言,如果中国继续对美国做出的对2000亿商品加征特别关税的决定做出反击的话,美国将再对中国另外的2000万出口美国的商品再征收特别关税,这样最终美国将几乎对所有来自中国的商品征收特别关税。
一、人民币汇率暴跌
前段时间视野君在网上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段子:
周一:人民币不具备贬值基础;
周二:人民币不具备持续贬值基础;
周三:人民币不具备大幅贬值基础;
周四:央行不会放任人民币汇率出现急剧大幅贬值;
周五:人民币一向坚挺,不会出现大幅贬值;
周六:中国或成人民币贬值的最大赢家。
2017年初的人民币暴跌,这个段子演到了周四,不知道这次会演到周几。在人民币下跌的过程中,我们不知道中国是否成为最大赢家,但持有人民币资产的人肯定是最大输家了。在此,视野君将和诸位探讨一下人民币是怎么跌下去的,以及我们这些绝大部分资产是以人民币计价的人如何避免成为最大输家。
过去媒体上有个论调:“人民币没有贬值,只是美元升值了。”最近几个月,直到上个月的情况确实如此;但最近两周似乎不一样了。下图是人民币兑美元的周线图:
从今年4月中旬至今,跌幅已经超过5%了。看这个图形,基本上炒过外汇或股票的都能看明白:这轮暴跌可能才刚开始。
以前,我们还可以自我安慰,不是人民币贬值了,只是美元升值了,人民币对其他货币还是升值的。然而最近两周的情况是,人民币对其他主要货币都是大幅贬值的,包括日元、欧元、英镑、加元等。7月10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发表的声明,特朗普政府发布了一份针对中国2000亿美元商品加增关税的计划,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应声下跌超过350点,再度失守6.68的关口。人民币是自6月中旬以来表现最差的亚洲货币,跌幅超过3%。当然中国还有“核选项”,虽然看起来不太可能实施,因为中国也会遭受巨大损失,那就是抛售美国国债。但如果美国和中国不达成和解,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似乎将迎来一个新的水平。
二、楼市风险巨大
一提到货币贬值的时候,恐怕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买房保值,这里面是默认了房子很容易卖得掉这个前提条件,否则光涨价但卖不掉,又收不到几分租金钱的房子谈何保值?
房子价格是多少,取决于想买房的人兜里还能掏出多少钱,出不了全额就按揭,自己出20%,银行出80%。现在连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都提出了“六个钱包”的概念,意思就是现在连首付20%都需要两口子加双方父母的所有储蓄才够,这意味着以现在的房价,没几个人接的起盘了。
有人认为政府会阻止房价下跌,因为目前信贷最主要的抵押物是房产,如果房价下跌,会导致大量的信贷抵押物不足值,大量企业无法提供更多的抵押物,又无法立刻偿还本金以至于债务违约,企业大量破产。然而这个逻辑是错的,是企业破产导致房价下跌,而不是房价下跌导致企业破产。
国内制造业的成本在上升,企业的利润在减少。为什么汇率暴跌的同时,股市也在暴跌?因为美国刚刚对中国500亿商品增加关税后,又放出消息要对中国2000亿商品增加关税,这会进一步导致企业的利润萎缩。由于企业利润萎缩,所以银行才不愿意继续借钱给企业,所以企业才不得不卖房还债。当“六个钱包”的言论出台时,就意味着现金流已经耗尽了,就算企业抛售房产,也没人接得起,房价如何不跌?国家意志不是万能的,就算政府禁止房价下跌,最多也就是导致房地产根本无法交易,依然无法阻止企业利润下滑直至亏损破产。而无法交易的房产,价值约等于0。
三、房股汇三杀
现在一直有一种声音,就是政府在汇率和房价之间只能二选一,理由是中国近年经济情况不好,所以人民币会贬值,要维持人民币的汇率,央行就必须抛售美元,买入人民币,这会导致外汇占款减少,相应的基础货币投放就减少,钱少了,房价就跌了,因此经济下行的时候,保房价和保汇率只能二选一。那是不是真的如此呢?
这个理论的出处最早似乎是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的报告,任泽平描述过日本和俄罗斯的经历。日本90年代泡沫经济的时候为了保住汇率,放弃了楼市,造成了楼市崩盘;而俄罗斯则放任卢布贬值50%,保住了房价。所以有些人就照抄任泽平的报告,说中国只能在汇率和房价之间二选一。然而,这些人都没提到,任泽平还描述了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时的情形,那就是房价和汇率都没保住。
而中国目前是资产价格泡沫严重,制造业利润萎缩,对美出口面临贸易战,所以汇率和房地产都面临巨大危机,而导火索都是企业利润下滑。区别无非是这根导火索先烧到汇率,还是先烧到房价。
一周前,因500亿加征关税清单的正式实施,市场已然风声鹤唳。此次加码2000亿的消息一出,市场立即做出回应:中国遭遇股汇双杀,全球股市大面积下跌。如果股汇双杀就让人战战栗栗了,那房股汇三杀的时候,各个天台上恐怕要排队了。
四、经济危机下怎么选择避难方式?
大变局面前只要持有的是单一人民币资产,无论是房产还是现金,都谈不上安全。与其赌房价和汇率哪个不会跌,倒不如持有部分其他货币资产作为对冲。
对于大佬们来说,有远见的学李嘉诚,早早就走了,不赚最后一个铜板,早早就在英国购买电信、自来水等基建设施。复星集团则是从2013年开始大量收购海外银行和保险业的资产,大部分是银行或保险公司这样的金融机构。相比之下万达却脱身不得,而恒大集团为了资金出境,居然选择了投资名声已经烂大街的乐视汽车。
从上面几个大老板的案例里可以看出,这些老板在中国国内每个都是可以呼风唤雨的人物,他们在国内的投资论投资回报率来讲绝对赢过绝大部分人,但是他们为甚要想方设法去海外投资呢?就是因为避险需求。而且要想海外避险不仅仅要早早行动,资产转移出境后,还需要在海外找到一个合适的投资方向,否则光是在海外银行存一笔现金,哪个国家的货币不贬值呢?无非是贬值多少的问题。
对于高端移民来说,绝大部分不可能像这些巨头一样直接收购某个产业,最容易、最稳妥的方式是在海外设立一家公司做自己熟悉的生意或者选择入股或控股优质境外企业。目前欧美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政治和商业环境成熟,企业财务透明,竞争压力远小于国内,且在西方各国范围内享有远优于中国企业的贸易环境,所以在这里的股权投资虽然不容易一夜暴富,但比国内更加保值,完全可以做到避险和稳定增长。
对于一些在国内从事过企业经营的人来说,在国外重起炉灶从事自己的老本行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一些矿老板在海外已经重操旧业,一些房地产老板则在专业的海外投资机构的协助下,重新在澳洲和欧洲甚至全球做起了房地产生意。
目前在澳洲的房产出租回报率在5%左右,如果投资房产开发的话收益率会更高,现金投资年回报可达15%-20%。这些国家的房产租金回报率远高于国内,同时还由于移民的不断增加,房价处于持续增长的阶段。现在欧洲的经济处于复苏过程中,欧洲房价也是稳步增长,而希腊,塞浦路斯等国又是欧洲少有的可以靠购买房产移民的国家,房地产业的前景非常看好。
无论是境外股权投资还是增持非人民币资产,从更坚挺的区域中寻找优质资产,才是这场大变局中最大的确定性。贸易战、货币战已经来到,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