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斯科特莫里森当选澳洲总理对移民政策的影响
2018年8月24日中午,斯科特莫里森(Scott Morrison)45比40击败皮特达顿(Peter Dutton),获得自由党领导权,成为澳大利亚第30任总理。这次前财政部长莫里森干掉强硬派“反移民”移民部长达顿,似乎是很多人尤其是留学生和移民乐于见到的一个局面。毕竟,达顿在掌管移民事务这几年政策非常强硬,曾提议消减20,000名新移民,虽然最终被否决但是后来在达顿的推动下,19万的“目标”变成了“上限”,政府放慢了签证批准程序并对签证申请进行了更严格的审查。另外,达顿也辅助特恩布尔筹备政府废除“457”签证、收紧入籍测试等等政策。
今年2月,墨尔本街头更是出现数百名游行抗议人员, 控诉当局“对非裔群体的强烈种族歧视”。抗议民众手举着写有“达顿下台”、“立即停止种族歧视主义”等字样的标牌,在警方的护送下行进。
达顿:消减移民的强硬派
早在2016年联邦竞选中,前移民部长皮特达顿(Peter Dutton)就因为反对移民的发言招致麻烦。当时他公开表示表示,太多“不识字、不识数”的难民涌入,将抢走澳洲人的工作。
皮特达顿
他说:“一些难民连自己的语言文字都不认识,不识数,更别说英语了。而毫无疑问的是,这些人将抢走澳洲人的工作。而那些找不到工作的人将会绝望地排在失业的长队中。”
据前不久公布的2017-18财年数据,上财年在永久居留移民计划下获得批准的总移民人数为16.2万人,比上一财年减少了2万人,减幅达10%,也是10年来的最低水平。达顿对此强调:“我们更仔细地对(移民)申请进行审核,以确保能把最好的移民带到我们的国家……我们要确保成为澳洲一份子的人是来这里工作,而不是依靠福利制度过活……这将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
7月份,由墨西哥、瑞士、澳大利亚等联合国成员国谈判的《全球移民协议》草案落地。达顿先是表示:“我们不会放弃我们的主权。我不会允许没有权力的机构向我们、向澳大利亚人民发号施令......他们不希望我们在边境问题上妥协。”随后他宣布澳大利亚政府不会签署“现有形式”的全球移民协议。美国在去年12月即退出了该协议。
AMP Capital首席经济学家Shane Oliver认为,如果达顿接替特恩布尔担任自由党领导人,那么移民水平将会下降,人口增长将会放缓。Oliver说:“在市场上出现大量供应之时,消减移民可能对房价构成威胁,对整个经济构成威胁……如果达顿接管经济,可能不会那么乐观。
现有移民政策对澳大利亚实现GDP增长“至关重要”
由澳大利亚联邦财政部和内政部(Home Affairs Department)进行的移民政策分析结果显示,维持现有移民速度有望每年给澳大利亚税收收入增加数十亿澳元,继而对澳大利亚GDP的贡献率达到1%。
同时,参与分析的研究人员也表示,伴随人口的快速增长,现有基础设施、住房、环境、交通拥堵和垃圾处理部门所面临的压力也会相应增加。因此,如果澳大利亚希望充分享受移民增长所带来的“红利”,则需要通过创新方法和举措对上述问题加以解决。
为了解移民对澳大利亚财政的影响,澳大利亚财政部和内政部研究人员以2014/15年移民为基础,量化了各类签证系统下移民在预期寿命内对澳大利亚财政的影响,进而提供一个更为直观的解读。
整体而言,澳大利亚现有移民政策主要偏向于技术性人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2020年至2050年期间,现有移民政策给澳大利亚GDP的年均贡献率介于0.5%-1%,进而对冲人口老龄化给澳大利亚经济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样,澳大利亚生产力委员会的研究发现,相比无海外移民,保持现有移民速度到2060年有望推动人均GDP增长7%,即年均0.15%。
上述研究报告无一例外表明,移民可给澳大利亚经济带来积极的影响。移民往往和土澳人同样纳税,甚至更多;但是他们消耗的政府服务资源则相对较少。尤其是自1996年移民新政实行以来的技术移民。
据统计,1996年以后移民澳大利亚的人群平均收入要明显高于出生在澳大利亚的居民。资料显示,42%的技术移民周薪超过1250澳元,占收入最高人群的比例为30%。相比之下,出生在澳大利亚的人群中这一比例仅为20%。
研究结果表明,伴随婴儿潮一代的退休,移民对支撑劳动力参与率至关重要。报告中指出:“在没有移民而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劳动力参与率相对2000年水平下降2.1%。”进一步的研究表明,2006年至2011年间,移民对劳动生产力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0.17%。
莫里森(Scott Morrison)时代移民形势是否会有转机?
总体来说,莫里森对待移民的态度不似达顿那么强硬。他甚至还质疑过达顿削减2万移民配额的提议,担心削减移民对于预算收入有不利影响。他认为澳洲经济的高速发展主要是得益于移民的贡献,移民的人数是确保澳洲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他曾多次表示,中国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中心,和中国保持良好的贸易关系能够帮助澳洲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斯科特莫里森
Scott Morrison承认移民的诸多贡献,比如:移民增加了预算收入,移民缴纳的税收远远大于领取的社会福利,移民创造了就业岗位,没有影响到本地人的薪资和就业率等。他认为澳洲人口大增不应该只是移民惹的祸,再者现在主要问题是人口分布不均而非总数过多,所以一味用削减移民来解决问题不是办法,而是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莫里森表示:“财政部联合内政部进行的研究分析结果为支持现有移民政策提供了依据。除证实了现有移民计划的经济价值外,报告从侧面也佐证了政府关注规划和人口增长管理的所付出的努力。”特别是,政府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创下历史新高。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符合人口增长需求将继续成为政府工作的一个重心。
结语
对于澳大利亚这样一个主要建立在新进移民基础上的国家而言,移民无疑是一个持续讨论的话题。70年前,对任何 “外来事物”的极端不信任和排斥从来都是澳大利亚社会结构的一部分。在过去较长的时间里,澳大利亚奉行的政治体系为“白澳政策”。
然后,随着战后移民热潮的涌现,欧洲难民纷纷逃离饱受战争蹂躏的家园、寻求更美好的生活。这些移民的到来永久地改变了澳大利亚。当然这种改变绝大部分是让澳大利亚变得更好。例如20世纪90年代大量亚洲移民的涌入。
尽管澳大利亚历届领导人一再表示澳洲对文化多样性持包容的态度。但是澳大利亚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对外不信任从未真正消除。人们存在固有的偏好。在移民水平方面,无论是关于亚洲大陆的环境敏感性还是对经济的影响,都不可能有绝对明智的辩论。移民的涌入、人口的高速增长会加剧基础设施、住房和交通拥堵的压力。但与此同时,移民和人口增长也确实给澳大利亚带来了红利。
澳大利亚政府应积极在其中寻求解决之道,而不是以政治纷争中的“一己之利”决定澳大利亚的未来。